污水處理構筑物設計(污水處理構筑物設計與計算pdf)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已超過619天沒有更新,請注意相關的內容是否還可用!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污水處理構筑物設計,以及污水處理構筑物設計與計算pdf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方案 一、工程概述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工作一般分為兩個階段,即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工作內容包括確定廠址、選擇合理的工藝流程、確定污水處理廠平面與高程的布置、計算建(構)筑物等。本次設計采用生物好氧處理法。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污水處理構筑物設計,以及污水處理構筑物設計與計算pdf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 1、污水處理廠平面布置與高程布置的一些原則
- 2、污水處理構筑物的設計水面標高及池底標高怎樣算出來?
- 3、污水處理廠高程怎么設計?
- 4、設計污水處理廠時那些構筑物要備用的?
- 5、污水處理構筑物的設計水面標高及池底標高怎樣算出來
污水處理廠平面布置與高程布置的一些原則
平面布置原則:
1、各處理單元構筑物的平面布置
處理構筑物是污水處理廠的主體建筑物,在做平面布置時應根據各構筑物的功能要求和水力要求,結合地形和地質條件,確定它們在廠區內的平面位置。對此,應考慮:
(1)
貫通、連接各處構筑物之間的管、渠,使之便捷、直通,避免迂回曲折。
(2)
土方量做到基本平衡,并避開劣質土壤地段。
(3)
在處理構筑物之間,應保持一定距離,以保證敷設連接管、渠的要求,一般的間距可取值5~10m,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構筑物,如污泥消化池、沼氣貯罐等,其間距應按有關規定確定。
(4)
各處理構筑物在平面上布置,應考慮盡量緊湊。
(5)
污泥處理構筑物應考慮盡可能單獨布置,以方便管理,應布置在廠區夏季主導風向的下風向。
2、管、渠的平面布置
(1)
在各處理構筑物之間,設有貫通、連接的管、渠。此外,還應設有能夠使各處理構筑物能夠獨立運行的管、渠,當某一處構筑物因故停止工作時,其后接處理構筑物仍能夠保持正常的運行。
(2)
應設超越全部處理構筑物,直接排放水體的超越管。
(3)
在廠區內還應設有空氣管路、沼氣管路、給水管路及輸配電線路。這些管線有的敷設在地下,但大都在地上,對它們的安裝既要便于施工和維護管理,又要緊湊,少占用地。
3、輔助建筑物的平面布置
污水廠內的輔助建筑物有中央控制室、配電間、機修間、倉庫、食堂、宿舍、綜合樓等。它們是污水處理廠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1)
輔助建筑物建筑面積的大小應按具體情況條件而定。輔助建筑物的設置應根據方便、安全等原則確定。
(2)
生活居住區、綜合樓等建筑物應與處理構筑物保持一定距離,應位于廠區夏季主風向的上風向。
(3)
操作工人的值班室應盡量布置在使工人能夠便于觀察各處理構筑物和運行情況的位置。
4、廠區綠化
平面布置時應安排充分的綠化地帶,改善衛生條件,為污水廠工作人員提供優美的環境。
5、
道路布置
在污水廠內應合理的修建道路,方便運輸,要設置通向各處理構筑物和輔助建筑物的必要通道,道路的設計應符合如下要求:
(1)
主要車行道的寬度:單車道為3~4m,雙車道為6~7m,并應有回車道。
(2)
車行道的轉彎半徑不宜小于6m。
(3)
人行道的寬度為1.5~2.0m。
(4)
通向高架構筑物的扶梯傾角不宜大于45o。
(5)
天橋寬度不宜小于1m。
污水處理構筑物的設計水面標高及池底標高怎樣算出來?
污水處理構筑物的設計水面標高及池底標高不是土建計算出來的,是給排水專業根據當地管網條件,確定進口污水泵站(粗格柵)的池底標高,根據選擇的泵的揚程流量等指標和處理工藝依次確定后續構筑物的標高。并匯總總圖專業平衡土方等指標。
污水處理 (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為使污水達到排水某一水體或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對其進行凈化的過程。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于建筑、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也越來越多地走進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污水處理廠高程怎么設計?
首先,樓主,你提出問題我們是來幫你解決的。
1、一只總水頭損失及構筑物之間的管渠。你需要確定構筑物的水面標高及構筑物的池底構筑物
2、針對以上問題,我的建議是首先我不知道你采取的是什么污水處理工藝,所以建議你去看下給排水設計手冊里面的城鎮排水部分
3。根據城鎮排水設計手冊找到你需要的構筑物設計,再根據你的總規劃圖,業主提供的可研報告,衛星定位圖,做出構筑物地面以上多高,地面以下多高,超高多少。
4、對于水面標高,當污水經過第一個構筑物,需要核算機械設備水頭損失,管道水頭損失等,再流入第二個構筑物,比如說我第一個構筑物和第二個構筑物設計池深5.0m,地面以下2m,那么地面以上3米,其中0.5m是超高,那么我的有效水深是4.5m,經過設備及管道,我的總水頭損失是0.1m,那么第二個構筑物的有效水深只有4.4m。以此類推!
設計污水處理廠時那些構筑物要備用的?
污水處理廠的設計方案
一、工程概述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工作一般分為兩個階段,即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
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工作內容包括確定廠址、選擇合理的工藝流程、確定污水處理廠平面與高程的布置、計算建(構)筑物等。
1、設計資料的收集與調查
(1)建設單位的設計任務書
包括設計規模(處理水量)、處理程度要求、占地要求、投資情況等。
(2)收集相關資料
包括原水水質資料、當地氣象資料(溫度、風向、日照情況等)、水文地質資料(地下水位、土壤承載力、受納水體流量、最高水位等)、地形資料、城市規劃情況等。
(3)必要的現場調查
當缺乏某些重要的設計資料時,則現場的調查是必需的。
2、廠址選擇
城市污水處理廠廠址選擇是城市污水處理廠設計的前提,應根據選址條件和要求綜合考慮,選出適用的、系統優化、工程造價低、施工及管理方便的廠址。
二、處理流程選擇:
污水處理廠的工藝流程是指在達到所要求的處理程度的前提下,污水處理各單元的有機組合,以滿足污水處理的要求。
1、污水處理流程的選擇原則:
經濟節省性原則;
運行可靠性原則;
技術先進性原則。
2、應考慮的其他一些重要因素:
充分考慮業主的需求;
考慮實際操作管理人員的水平。
本次設計采用生物好氧處理法。好氧生物處理BOD5去除率高,可達90%~95%,穩定性較強,系統啟動時間短,一般為2~4周,很少產生臭氣,不產生沼氣,對污水的堿度要求低。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圖如下:
平面圖:
三、污水處理工程設計計算:
(一)、設計水量,水質及處理程度:
平均流量:5萬噸/天,變化系數1.4;
進水:COD:400 mg/L,BOD:300 mg/L,SS:350 mg/L;
出水:COD: 60 mg/L,BOD: 20 mg/L,SS: 20 mg/L;
處理程度計算:COD:(400-60)/400=85% ;
BOD:(300-20)/300=93.3% ;
SS:(350-20)/350=94.3% 。
(二)、格柵及其設計:
格柵是由一組平行的金屬柵條制成,斜置在污水流經的渠道上或水泵前集水井處,用以截留污水中的大塊懸浮雜質,以免后續處理單元的水泵或構筑物造成損害。
設計中取二組格柵,N=2組,安裝角度α=60°
Q 設計水量=平均流量×變化系數=0.810 m3/s
2、格柵槽寬度:
B=S(n-1)+bn
式中: B——格柵槽寬度(m);
S——每根格柵條的寬度(m)。
設計中取S=0.015m,則計算得B=0.93m。
3、進水渠道漸寬部分的長度:
4、出水渠道漸窄部分的長度:
5、通過格柵的水頭損失:
6、柵后明渠的總高度:
H=h+h1+h2
式中: H——柵后明渠的總高度(m);
h2——明渠超高(m),一般采用0.3-0.5m
設計中取h2 =0.30m,得到H=1.28m。
7、柵槽總長度:
8、每日柵渣量計算:
采用機械除渣及皮帶輸送機或無軸輸送機輸送柵渣,采用機械柵渣打包機將柵渣打包,汽車運走。
9、進水與出水渠道:
城市污水通過DN1200mm的管道送入進水渠道,設計中取進水渠道寬度B1 =0.9m,進水水深h1=h=0.8m,出水渠道B2=B1=0.9m,出水水深h2=h1=0.8m。
(三)、沉砂池及其設計:
沉砂池是借助于污水中的顆粒與水的比重不同,使大顆粒的沙粒、石子、煤渣等無機顆粒沉降,減少大顆粒物質在輸水管內沉積和消化池內沉積。
沉砂池按照運行方式不同可分為平流式沉砂池,豎流式沉砂池,曝氣式沉砂池,渦流式沉砂池。
設計中采用曝氣沉砂池,沉砂池設2組,N=2組,每組設計流量0.4051m3/s
1、沉砂池有效容積:
式中: V——沉砂池有效容積(m3);
Q——設計流量(m3/s);
t——停留時間(min),一般采用1-3min。
設計中取t=2min,Q=0.4051m3/s,得到V=48.61m3。
出水堰后自由跌落0.15m,出水流入出水槽,出水槽寬度B2=0.8m,出水槽水深h2=0.35m,水流流速v2=0.89m/s。采用出水管道在出水槽中部與出水槽連接,出水管道采用鋼管。管徑DN2=800mm,管內流速v2=0.99m/s,水力坡度i=1.46‰。
12、排砂裝置:
采用吸砂泵排砂,吸砂泵設置在沉砂斗內,借助空氣提升將沉砂排出沉砂池,吸砂泵管徑DN=200mm。
(四)、初沉池及其設計:
初次沉淀池是借助于污水中的懸浮物質在重力的作用下可以下沉,從而與污水分離,初次沉淀池去除懸浮物40%~60%,去除BOD20%~30%。
初次沉淀池按照運行方式不同可分為平流沉淀池、豎流沉淀池、輻流沉淀池、斜板沉淀池。
設計中采用平流沉淀池,平流沉淀池是利用污水從沉淀池一端流入,按水平方向沿沉淀池長度從另一端流出,污水在沉淀池內水平流動時,污水中的懸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淀,與污水分離。平流沉淀池由進水裝置、出水裝置、沉淀區、緩沖層、污泥區及排泥裝置組成。
沉淀池設2組,N=2組,每組設計流量Q=0.4051m3/s。
10、沉淀池總高度:
H=h1+h2+h3+h4
式中:h1——沉淀池超高(m),一般采用0.3-0.5;
h3——緩沖層高度(m),一般采用0.3m;
h4——污泥部分高度(m),一般采用污泥斗高度與池底坡底i=1‰的高度之和。
設計中取h1=0.3m,h3=0.3m,得h4=3.94m,得到H=7.54m。
15、出水渠道:
沉淀池出水端設出水渠道,出水管與出水渠道連接,將污水送至集水井。
式中: v3——出水渠道水流流速(m/s),一般采用v3≥0.4m/s;
B3——出水渠道寬度(m);
H3——出水渠道水深(m),一般采用0.5-2.0。
設計中取B3=1.0M,H3=0.8m,得到v3=0.51m/s0.4m/s。
出水管道采用鋼管,管徑DN=1000mm,管內流速為v=0.51m/s,水力坡降i=0.479‰。
16、進水擋板、出水擋板:
沉淀池設進水擋板和出水擋板,進水擋板距進水穿孔花墻0.5m,擋板高出水面0.3m, 伸入水下0.8m。出水擋板距出水堰0.5m,擋板高出水面0.3m,伸入水下0.5m。在出水擋板處設一個浮渣收集裝置,用來收集攔截的浮渣。
17、排泥管:
沉淀池采用重力排泥,排泥管直徑DN300mm,排泥時間t4=20min,排泥管流速v4=0.82m/s,排泥管伸入污泥斗底部。排泥管上端高出水面0.3m,便于清通和排氣。排泥靜水壓頭采用1.2m。
18、刮泥裝置:
沉淀池采用行車式刮泥機,刮泥機設于池頂,刮板伸入池底,刮泥機行走時將污泥推入污泥斗內。
(五)、曝氣池及其設計:
設計中采用傳統活性污泥法。傳統活性污泥法,又稱普通活性污泥法,污水從池子首端進入池內,二沉池回流的污泥也同步進入,廢水在池內呈推流形式流至池子末端,其池型為多廊道式,污水流出池外進入二次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污水在推流過程中,有機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得到降解,濃度逐漸降低。傳統活性污泥法對污水處理效率高,BOD去除率可達到90%以上,是較早開始使用并沿用至今的一種運行方式
7、曝氣池總高度:
H總=H+h
式中: H總——曝氣池總高度(m);
h——曝氣池超高(m),一般取0.3—0.5m。
設計中取 h=0.5m,則 H=4.7m。
10、管道設計:
①中位管:
曝氣池中部設中位管,在活性污泥培養馴化時排放上清液。中位管管徑為600mm。
②放空管:
曝氣池在檢修時,需要將水放空,因此應在曝氣池底部設放空管,放空管管徑為500mm。
④消泡管
在曝氣池隔墻上設置消泡水管,管徑為DN25mm,管上設閥門。消泡管是用來消除曝氣池在運行初期和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泡沫。
⑤空氣管
曝氣池內需設置空氣管路,并設置空氣擴散設備,起到充氧和攪拌混合的作用。
11、曝氣池需氧量計算:
依照氣水比5:1進行計算,Q=14580m3/h。
12、鼓風機選擇:
空氣擴散裝置安裝在距離池底0.2m處,曝氣池有效水深為4.2m,空氣管路內的水頭損失按1.0m計,則空壓機所需壓力為:
P=(4.2-0.2+1.0)×9.8=49kPa
鼓風機供氣量:
Gsmax=14580m3/h=243m3/min。
根據所需壓力及空氣量,選擇RE-250型羅茨鼓風機,共5臺,該鼓風機風壓49kPa,風量75.8m3/min。正常條件下,3臺工作,2臺備用;高負荷時,4臺工作,1臺備用
(六)、二沉池及其設計:
二沉池一般可分為平流式、輻流式、豎流式和斜板(管)等幾類。
平流式沉淀池可用于大、中、小型污水處理廠,但一般多用于初沉池,作為二沉池比較少見。平流式沉淀池配水不易均勻,排泥設施復雜,不易管理。
輻流式沉淀池一般采用對稱布置,配水采用集配水井,這樣各池之間配水均勻,結構緊湊。輻流式沉淀池排泥機械已定型化,運行效果好,管理方便。輻流式沉淀池適用于大、中型污水處理廠。
豎流式沉淀池一般用于小型污水處理廠以及中小型污水廠的污泥濃縮池。該池型的占地面積小、運行管理簡單,但埋深較大,施工困難,耐沖擊負荷差。
斜管(板)沉淀池具有沉淀效率高、停留時間短、占地少等優點。一般常用于小型污水處理廠或工業企業內的小型污水處理站。斜管(板)沉淀池處理效果不穩定,容易形成污泥堵塞,維護管理不便。
設計中選用輻流沉淀池,沉淀池設2組,N=2組,每組設計流量0.405m3/s。
3、沉淀池有效水深:
h2=q′×t
式中: h2——沉淀池有效水深(m);
t——沉淀時間(h),一般采用1—3h。
設計中取 t=2.5h,得到 h2=3.5m。
4、徑深比:
D/h2=10.4,滿足6-12之間的要求。
5、污泥部分所需容積:
式中: Q0——平均流量(m3/s);
R——污泥回流比(%);
X——污泥濃度(mg/L);
Xr——二沉池排泥濃度(mg/L)。
設計中取Q0=0.579 m3/s,R=50%,
,
SVI——污泥容積指數,一般采用70-150;
r——系數,一般采用1.2。
設計中取SVI=100,r=1.2,得到Xr=1.2×104mg/L,X=4000mg/L。
經計算得到 V1=1563.3m3。應采用連續排泥方式。
6、沉淀池的進、出水管道設計:
進水管:流量應為設計流量+回流量,管徑計算為900mm
出水管:管徑計算為800mm
排泥管:管徑為500mm
7、出水堰計算:
堰上負荷的校核。規定堰上負荷范圍1.5-2.9L/m.s之間。
8、沉淀池總高度:
H=h1+h2+h3+h4+h5
式中:H——沉淀池總高度(m);
h1——沉淀池超高(m),一般采用0.3-0.5m;
h2——沉淀池有效水深(m);
h3——沉淀池緩沖層高度(m),一般采用0.3m;
h4——沉淀池底部圓錐體高度(m);
h5——沉淀池污泥區高度(m)。
設計中取h1=0.3m,h3=0.3m,h2=3.5m.
根據污泥部分容積過大及二沉池污泥的特點,采用機械刮吸泥機連續排泥,池底坡度為0.05。
h4=(r-r1)×i
式中:r——沉淀池半徑(m);
r1——沉淀池進水豎井半徑(m),一般采用1.0m;
i——沉淀池池底坡度。
設計中取r1=1.0m,i=0.05,得到h4=0.86m。
式中:V1——污泥部分所需容積(m3);
V2——沉淀池底部圓錐體容積(m3);
F——沉淀池表面積(m2)。
計算可得 =315.4m3,則h5=1.20m。
得到H=6.16m。
(七)、消毒接觸池及其設計:
污水經過以上構筑物處理后,雖然水質得到了改善,細菌數量也大幅減少,但是細菌的絕對值依然十分客觀,并有存在病原菌的可能,因此,污水在排放水體前,應進行消毒處理。
設計中采用平流式消毒接觸池,消毒接觸池設2組,每組3廊道。
1、消毒接觸池容積:
V=Qt
式中: Q——單池污水設計流量(m3/s);
t——消毒接觸時間(min),一般采用30min。
設計中取t=30min,得每組消毒接觸池的容積為729m3。
2、消毒接觸池表面積:
F=V/h2
式中:h2——消毒池有效水深,設計中取為2.5m。
設計中取h2=2.5m,得到F=291.6m2。
3、消毒接觸池池長:
L′=F/B
式中:B——消毒池寬度(m),設計中取為5m。
設計中取B=5m,計算得 L=58.32m。每廊道長為19.44m,設計中取為20m。
校核長寬比:L′/B=11.710,合乎要求。
4、消毒接觸池池高:
H=h1+h2
式中:h1——消毒池超高(m),一般采用0.3m;
設計中取h1=0.3m,計算得 H=2.8m。
5、進水部分:
每個消毒接觸池的進水管管徑D=800mm,v=1.0m/s。
6、混合:
采用管道混合的方式,加氯管線直接接入消毒接觸池進水管,為增強混合效果,加氯點后接D=800mm的靜態混合器。
(八)、污泥濃縮池及其設計:
污泥濃縮的對象是顆粒間的空隙水,濃縮的目的是在于縮小污泥的體積,便于后續污泥處理,常用污泥濃縮池分為豎流濃縮池和輻流濃縮池2種。二沉池排出的剩余污泥含水率高,污泥數量較大,需要進行濃縮處理;初沉污泥含水量較低,可以不采用濃縮處理。設計中一般采用濃縮池處理剩余活性污泥。濃縮前污泥含水率99%,濃縮后污泥含水率97%。
13、溢流堰:
濃縮池溢流出水經過溢流堰進入出水槽,然后匯入出水管排出。出水槽流量q=0.0015m3/s,設出水槽寬b=0.15m,水深0.05m,則水流速為0.2m/s,溢流堰周長:
c=π(D-2b)
計算得到c=15.86m。
溢流堰采用單側90°三角形出水堰,三角堰頂寬0.16m,深0.08m,每格沉淀池有110個三角堰,三角堰流量q0為:
Q1=0.0015/110=0.0000136m3/s
h′=0.7q02/5
式中: q0——每個三角堰流量(m3/s);
h′——三角堰堰水深(m)。
計算得到h′=0.0079m。
三角堰后自由跌落0.10m,則出水堰水頭損失為0.1079m
污水處理構筑物的設計水面標高及池底標高怎樣算出來
這個不是土建計算出來的
是給排水專業根據當地管網條件,確定進口污水泵站(粗格柵)的池底標高
根絕選擇的泵的揚程流量等指標和處理工藝依次確定后續構筑物的標高。
當然還要匯總總圖專業平衡土方等指標
關于污水處理構筑物設計和污水處理構筑物設計與計算pdf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