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重柱最有效的加固方法是什么(建筑加固都需要什么資質)
地基處理一般有:1、換土墊層法 2、振密、擠密法 3、排水固結法 4、置換法 5、加筋法 6、膠結法 7、冷、熱處理法,7種方法。也可采用分層回填壓實加固。排水固結法主要由排水和加壓兩個系統組成。
承重柱最有效的加固方法是什么
承重柱最有效的加固方法是什么?
準備對老家房屋傾斜加固,有哪些好的糾偏加固方法,請教一下。
買房交了定金能不能退
建筑地基基礎加固方法是什么
在對既有建筑地基基礎加固施工方面,根據既有建筑地基基礎的情況,可采用樁式頂護法、擴梁法等加固方法。 1. 樁式頂護法 樁式頂護法的適用范圍:樁式頂護法在加固既有建筑的地基時,比較適合用在砂質土、素填土、粘質土、雜填土及黃土的地基中。 樁式頂護法的分類:樁式頂護法有墩式樁頂護法、坑式靜壓樁頂護法、漿液填充法三種。 (1)坑式靜壓樁頂護 坑式靜壓樁主要用在條砂質土、素填土、雜填土及黃土基礎的加固。 1)坑式靜壓樁頂護施工前,先根據被頂護的基礎上部荷載情況確定好樁的位置,要盡量避開上部有門窗等墻體薄弱部位,并勘測樁基底部地下水位的情況。若地下水位過高,則須降水后施工。 2)施工時,要將坑挖在被頂護加固建筑的內側或外側附近,使坑盡量貼近建筑物。若坑壁的土體為軟弱土,則需支護坑壁,然后在基底下面挖橫向導坑。 3)將第一節樁放入導坑后,要安置測力裝置及千斤頂,用千斤頂壓把每一節樁壓入。根據千斤頂的行程確定每節樁長,樁身可采用預制鋼筋混凝土方樁或鋼管。施工時,技術人員須對樁的沉降值與壓樁力進行記錄,并隨時對樁的垂直度校正。 4)壓樁力達到1.5 倍的單樁豎向承載力標準值時,則對應的樁的入土深度達到設計要求,這時可以將千斤頂拆除。如果采用的是鋼管樁,可將混凝土澆灌在管中,然后與既有基礎澆筑成一體。 (2)墩式樁頂護法 墩式樁主要用在既有建筑物的改造、橋梁工程等各類地基基礎的加固、以及由于基礎不均勻沉降而引起的開裂等,具有施工簡便、成本少、施工時對建筑物使用無妨礙的特點。 采用墩式樁頂護法加固時,先在既有建筑物的基礎下面設一個敦式樁基礎,基底的土質須堅硬、密實,然后將做好的鋼筋籠放入墩式樁基礎。在放鋼筋時,要注意不能使鋼筋籠的端部插入到坑壁的土中。放好鋼筋籠后,再進行基礎注漿。注漿施工須分兩個階段,并控制好注漿壓力。第一階段壓力值可定為0.5 kPa,第二階段的壓力值可定為2 kPa,第二階段的注漿要在第一階段所注的漿體剛好初凝時進行。這種方法施工前,要先勘測基底地下水位的情況。如果地下水位的標高在基底之下,則能用這種加固。否則,不能用這種加固。 (3)漿液填充法 漿液填充法主要用于粘性土、人工填土、淤泥質土地基的既有建筑物條形基礎加固。 施工時,在既有基礎下,每隔一定距離挖長1 m左右,寬度比既有建筑條形基礎略寬的短坑,深度以到達設計持力層為準,注意支護好坑壁。坑挖好,立即澆筑混凝土,混凝土澆筑至距離既有建筑基底7 cm 處停止。待經過24 h,混凝土充分沉降后,用摻有速凝劑和膨脹劑的水泥漿把新舊基礎之間的空隙填滿。注意,水泥應選用大于PS325 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水泥。 2. 混凝土套加固法 當既有建筑的地基基礎支承力不足而產生裂縫時,一般采用混凝土套法加固基礎。 在采用混凝土套法加固時,基礎每邊擴寬20 cm,擴寬部分加設的鋼筋應與既有基礎中的主筋焊接在一起。澆筑混凝土前,應將既有基礎鑿毛和清理干凈表面,并將碎石或砂礫鋪在原有地基上,厚度大約為15 cm。澆筑的混凝土中要摻微膨脹劑,且混凝土強度不能低于C30。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地基基礎加固可以用什么方法
地基處理一般有:1、換土墊層法 2、振密、擠密法 3、排水固結法 4、置換法 5、加筋法 6、膠結法 7、冷、熱處理法,7種方法。 1、換土墊層法 基本原理:就是挖除淺層軟弱土或不良土,分層碾壓或夯實。 分類:按回填的材料可分為砂(或砂石)墊層、碎石墊層、粉煤灰墊層、干渣墊層、土(灰土、二灰)墊層等。干渣分為分級干渣、混合干渣和原狀干渣;粉煤灰分為濕排灰和調濕灰。 作用:換土墊層法可提高持力層的承載力,減少沉降量;消除或部分消除土的濕陷性和脹縮性;防止土的凍脹作用及改善土的抗液化性。常用機械碾壓、平板振動和重錘夯實進行施工。 適用范圍:常用于基坑面積寬大和開挖土方量較大的回填土方工程,一般適用于處理淺層軟弱土層(淤泥質土、松散素填土、雜填土、浜填土以及已完成自重固結的沖填土等)與低洼區域的填筑。一般處理深度為2~3m。適用于處理淺層非飽和軟弱土層、濕陷性黃土、膨脹土、季節性凍土、素填土和雜填土。 注:墊層只解決承載力問題而無助于減少沉降。 2、振密、擠密法 原理:是采用一定的手段,通過振動、擠壓使地基土體孔隙比減小,強度提高,達到地基處理的目的。 1)表層壓實法 采用人工或機械夯實、機械碾壓或振動對填土、濕陷性黃土、松散無粘性土等軟弱或原來比較疏松表層土進行壓實。也可采用分層回填壓實加固。 適用范圍:適用于含水量接近于最佳含水量的淺層疏松粘性土;松散砂性土;濕陷性黃土及雜填土等。 2)重錘夯實法 利用重錘自由下落時的沖擊能來夯擊淺層土,使其表面形成一層較為均勻的硬殼層。 適用范圍:適用于無粘性土、雜填土、非飽和粘性土及濕陷性黃土。 3) 強夯法 利用強大的夯擊能,迫使深層土液化和動力固結,使土體密實,用以提高地基土的強度并降低其壓縮性、消除土的濕陷性、脹縮性和液化性。 適用范圍:適用于碎石土、砂土、素填土、雜填土、低飽和度的粉土與粘性土及濕陷性黃土。 4)振沖擠密法 振沖擠密法一方面依靠振沖器的強力振動使飽和砂層發生液化,顆粒重新排列,孔隙比減少;另一方面依靠振沖器的水平振動力,形成垂直孔洞,在其中加入回填料,使砂層擠壓密實。 適用范圍:適用于砂性土和小于0.005mm的粘粒含量低于10%的粘性土。 5)土(或灰土、粉煤灰加石灰)樁法 是利用打入鋼套管(或振動沉管、炸藥爆破)在地基中成孔,通過”擠”壓作用,使地基土得到“加密”,然后在孔中分層填入素土(或灰土、粉煤灰加石灰)后夯實而成土樁(或灰土樁、二灰樁)。 適用范圍:適用于處理地下水位以上濕陷性黃土、新近堆積黃土、素填土和雜填土。 6)砂樁 在松散砂土或人工填土中設置砂樁,能對周圍土體或產生擠密作用,或同時產生振密作用。可以顯著提高地基強度,改善地基的整體穩定性,并減少地基沉降量。 適用范圍:適用于處理松砂地基和雜填土地基。 7)夯實水泥土樁 利用沉管、沖擊、人工洛陽鏟、螺旋鉆等方法成孔,回填水泥和土的拌和料,分層夯實形成堅硬的水泥土柱體,并擠密樁間土,通過褥墊層與原地基土形成復合地基。 適用范圍:適用于處理地下水位以上的粉土、素填土、雜填土、粘性土和淤泥質土等地基。 8)爆破法 這個用的不多,原理是利用爆破產生振動使土體產生液化和變形,從而獲得較大密實度,用以提高地基承載力和減小沉降。 適用范圍:適用于飽和凈砂,非飽和但經灌水飽和的砂、粉土和濕陷性黃土。 3、排水固結法 基本原理:就是軟土地基在附加荷載的作用下,逐漸排出孔隙水,使孔隙比減小,產生固結變形。在這個過程中,隨著土體超靜孔隙水壓力的逐漸消散,土的有效應力增加,地基抗剪強度相應增加,并使沉降提前完成或提高沉降速率。 排水固結法主要由排水和加壓兩個系統組成。排水可以利用天然土層本身的透水性,尤其是軟土地區多夾砂薄層的特點,也可設置砂井、袋裝砂井和塑料排水板之類的豎向排水體。加壓主要是地面堆載法、真空預壓法和井點降水法。為加固軟弱的粘土,在一定條件下,采用電滲排水井點也是合理而有效的。 (1)堆載預壓法 在建造建筑物以前,通過臨時堆填土石等方法對地基加載預壓,達到預先完成部分或大部分地基沉降,并通過地基土固結提高地基承載力,然后撤除荷載,再建造建筑物。 一般臨時的預壓堆載等于建筑物的荷載,但為了減少由于次固結而產生的沉降,預壓荷載也可大于建筑物荷載,稱為超載預壓。 為了加速堆載預壓地基固結速度,常可與砂井法或塑料排水帶法等同時應用。如粘土層較薄,透水性較好,也可單獨采用堆載預壓法。適用于軟粘土地基。 (2)砂井法(包括袋裝砂井、塑料排水帶等) 在軟粘土地基中,設置一系列砂井,在砂井之上鋪設砂墊層或砂溝,人為地增加土層固結排水通道,縮短排水距離,從而加速固結,并加速強度增長。砂井法通常輔以堆載預壓,稱為砂井堆載預壓法。 適用范圍:適用于透水性低的軟弱粘性土,但對于泥炭土等有機質沉積物不適用。 (3)真空預壓法 在粘土層上鋪設砂墊層,然后用薄膜密封砂墊層,用真空泵對砂墊層及砂井抽氣,使地下水位降低,同時在大氣壓力作用下加速地基固結。 適用范圍:適用于能在加固區形成(包括采取措施后形成)穩定負壓邊界條件的軟土地基。 (4)真空-堆載聯合預壓法 當真空預壓達不到要求的預壓荷載時,可與堆載預壓聯合使用,其堆載預壓荷載和真空預壓荷載可疊加計算。 適用范圍:適用于軟粘土地基。 (5)降低地下水位法 通過降低地下水位使土體中的孔隙水壓力減小,從而增大有效應力,促進地基固結。 適用范圍:適用于地下水位接近地面而開挖深度不大的工程,特別適用于飽和粉、細砂地基。 (6)電滲排水法 在土中插入金屬電極并通以直流電,由于直流電場作用,土中的水從陽極流向陰極,然后將水從陰極排除,而不讓水在陽極附近補充,借助電滲作用可逐漸排除土中水。在工程上常利用它降低粘性土中的含水量或降低地下水位來提高地基承載力或邊坡的穩定性。 適用范圍:適用于飽和軟粘土地基。 4、置換法 原理:其原理是以砂、碎石等材料置換軟土,與未加固部分形成復合地基,達到提高地基強度的目的。 置換法又分為: (1)振沖置換法(或稱碎石樁法) 碎石樁法是利用一種單向或雙向振動的沖頭,邊噴高壓水流邊下沉成孔,然后邊填入碎石邊振實,形成碎石樁。樁體和原來的粘性土構成復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載力和減小沉降。 適用范圍:適用于地基土的不排水抗剪強度大于20kPa的淤泥、淤泥質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對不排水抗剪強度小于20kPa的軟土地基,采用碎石樁時須慎重。 (2)石灰樁法 在軟弱地基中用機械成孔,填入作為固化劑的生石灰并壓實形成樁體,利用生石灰的吸水、膨脹、放熱作用以及土與石灰的物理化學作用,改善樁體周圍土體的物理力學性質,同時樁與土形成復合地基,達到地基加固的目的。 適用范圍:適用于軟弱粘性土地基。 (3)強夯置換法 對厚度小于6m的軟弱土層,邊夯邊填碎石,形成深度3~6m、直徑為2m左右的碎石柱體,與周圍土體形成復合地基。 適用范圍:適用于軟粘土。 (4)水泥粉煤灰碎石樁(CFG樁) 是在碎石樁基礎上加進一些石屑、粉煤灰和少量水泥,加水拌和,用振動沉管打樁機或其它成樁機具制成的一種具有一定粘結強度的樁。樁和樁間土通過褥墊層形成復合地基。 適用范圍:適用于填土、飽和及非飽和粘性土、砂土、粉土等地基。 (5)柱錘沖擴法 柱錘沖擴法是利用直徑為200~600mm、長度為2~6m、質量為1~6t的柱狀錘沖擴成孔,填入碎磚三合土等材料,夯實成樁,樁和樁間土通過褥墊層形成復合地基。 適用范圍:適用于處理雜填土、粉土、粘性土、粘性素填土、黃土等地基。 (6)EPS超輕質料填土法 發泡聚苯乙烯(EPS)的重度只有土的1/50~1/100,并具有較好的強度和壓縮性能, 用于填土料,可有效減少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載,需要時也可置換部分地基土,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適用范圍:適用于軟弱地基上的填方工程。 5、加筋法 原理: 就是通過在土層中埋設強度較大的土工聚合物、拉筋、受力桿件等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小沉降、或維持建筑物穩定。 (1)土工合成材料 利用土工合成材料的高強度、韌性等力學性能,擴散土中應力,增大土體的抗拉強度,改善土體或構成加筋土以及各種復合土工結構。 適用范圍:適用于砂土、粘性土和軟土,或用作反濾、排水和隔離材料。 (2)加筋土 把抗拉能力很強的拉筋埋置在土層中,通過土顆粒和拉筋之間的摩擦力形成一個整體,用以提高土體的穩定性。 適用范圍:適用于人工填土的路堤和擋墻結構。 (3)土層錨桿 土層錨桿是依賴于土層與錨固體之間的粘結強度來提供承載力的,它使用在一切需要將拉應力傳遞到穩定土體中去的工程結構,如邊坡穩定、基坑圍護結構的支護、地下結構抗浮、高聳結構抗傾覆等。 適用范圍:適用于一切需要將拉應力傳遞到穩定土體中去的工程。 (4)土釘 土釘技術是在土體內放置一定長度和分布密度的土釘體,與土共同作用,用以彌補土體自身強度的不足。不僅提高了土體整體剛度,又彌補了土體的抗拉和抗剪強度低的弱點,顯著提高了整體穩定性。 適用范圍:適用于開挖支護和天然邊坡的加固。 (5)樹根樁法 在地基中沿不同方向,設置直徑為75~250mm的細樁,可以是豎直樁,也可以是斜樁,形成如樹根狀的群樁,以支撐結構物,或用以擋土,穩定邊坡。 適用范圍: 適用于軟弱粘性土和雜填土地基。 6、膠結法 原理:就是在軟弱地基中部分土體內摻入水泥、水泥砂漿以及石灰等物,形成加固體,與未加固部分形成復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載力和減小沉降。 (1)注漿法 其原理是用壓力泵把水泥或其它化學漿液注入土體,以達到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小沉降、防滲、堵漏等目的。 適用范圍:適用于處理巖基、砂土、粉土、淤泥質粘土、粉質粘土、粘土和一般人工填土,也可加固暗浜和使用在托換工程中。 (2)高壓噴射注漿法 將帶有特殊噴嘴的注漿管,通過鉆孔置入要處理土層的預定深度,然后將水泥漿液以高壓沖切土體,在噴射漿液的同時,以一定速度旋轉、提升,形成水泥土圓柱體;若噴嘴提升而不旋轉,則形成墻狀固結體。可以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少沉降、防止砂土液化、管涌和基坑隆起。 適用范圍:適用于淤泥、淤泥質土、粘性土、粉土、黃土、砂土、人工填土等地基。對既有建筑物可進行托換加固。 (3)水泥土攪拌法 利用水泥、石灰或其它材料作為固化劑的主劑,通過特別的深層攪拌機械,在地基深處就地將軟土和固化劑(水泥或石灰的漿液或粉體)強制攪拌,形成堅硬的拌和拄體,與原地層共同形成復合地基。 適用范圍:適用于淤泥、淤泥質土、粉土和含水量較高且地基承載力標準值不大于120kPa的粘性土地基。 7、冷、熱處理法 主要有凍結法、燒結法2種 (1)凍結法 通過人工冷卻,使地基溫度低到孔隙水的冰點以下,使之冷卻,從而具有理想的截水性能和較高的承載力。 適用范圍:適用于飽和的砂土或軟粘土地層中的臨時措施。 (2)燒結法 通過滲入壓縮的熱空氣和燃燒物,并依靠熱傳導,而將細顆粒土加熱到100℃以上,從而增加土的強度,減小變形。
建筑結構加固施工方法是什么
墻體加固工程的施工方法如下:
一.灌漿施工操作步驟:
清理裂縫→固定灌漿咀→封閉裂縫→通氣試驗→配置漿液→灌漿→環境保護
二.施工工藝及關鍵技術措施:
1)為了保證封縫質量,應清除裂縫周圍的析出物及其他殘留物,裂縫兩邊各5cm內的混凝土表面,打磨出均勻的新鮮面。
2)根據水溶聚氨酯進漿特性和施工經驗,若要達到滿意的灌漿效果:裂縫寬度在0.5mm以上,設置灌漿咀的距離應在0.5m左右;裂縫寬度在0.4mm~0.5mm,灌漿孔距0.4m左右;裂縫寬度在0.3mm~0.4mm,灌漿孔距0.3m左右;裂縫寬度在0.3mm以下,灌漿孔距0.2m左右。裂縫越窄,越容易堵塞,灌漿咀的孔距就應該越小。還需注意灌漿咀應設在縫隙明顯且較寬的部位。
在裂縫上安裝的灌漿咀,多數是用于觀察裂縫是否通暢、灌漿是否順利。一旦某個灌漿咀不出漿,就要立即進行檢查,分析原因、找出對策進行處理。否則就可能造成裂縫內的聚胺脂彈性體不連續,影響防滲效果。
固定灌漿嘴的作用是灌漿和便于觀察灌漿效果。灌漿嘴應固定在設計好的灌漿孔位置并采用騎縫的安裝灌漿咀,裂縫尖滅處及斷開、分岔部位應加密。
當裂縫為干燥表面,灌漿咀采用粘結法固定,使灌漿咀能承受一定壓力。當裂縫為潮濕表面,應使用快干水泥固定基座或打孔后清洗孔眼,將灌漿管固定在孔眼內。上述方法均要保證孔眼與裂縫暢通,灌漿嘴不松動。
3)對于不滲水的干燥縫:首先用環氧膩子均勻封縫,然后使用結構膠將裂縫兩邊各2.0cm范圍內的表面批2.0 ~ 5.0mm厚做第二道密封層,以確保灌漿時裂縫中的漿液不會瀉漏。潮濕縫:首先用堵漏劑堵水,待干燥后,在裂縫兩邊各2.0cm寬的范圍用結構膠批2.0 ~ 5.0mm厚做為保護層,確保裂縫不漏漿。
4)通氣試驗的目的是為了了解灌漿孔與裂縫是否通暢,檢查封縫是否有效,確定可否灌漿。
以不大于設定灌漿的壓力氣體充入裂縫中,詳細觀察每個灌漿孔的通暢情況:封閉后的裂縫是否漏氣,周邊混凝土是否有漏氣孔。認真填寫試氣紀錄,把發現的問題、部位詳細填寫清楚。
5)根據裂縫的縫寬估計可灌程度,配制適宜的漿液。漿材配制時應置于容器中,用攪拌器均勻攪拌至色澤均勻。攪拌用容器內及攪拌器具不得有油污及雜質。應根據裂縫寬度、環境溫度決定漿材的每次拌合量,并嚴格控制漿液不得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
6)按由下而上的順序進行灌漿。灌漿過程中,應保持工作壓力在0.1 ~ 0.3mPa,當灌到最后一個灌漿嘴時,應適當加大壓力迸漿。迸漿期間應觀察是否還在進漿,灌漿結束標準以不吸漿為原則,如果吸漿率小于0.01升/分鐘,應維持至少10分鐘,可做為結束標準,停止灌漿。要求進漿均勻,計量準確,計錄詳細無誤。
7)對于有外觀要求的建筑物,在裂縫灌漿前必須采取表面保護措施,防止漿液污染建筑物;在漿液固化以后,必須沿裂縫走向,鑿除封縫用的結構膠、灌漿嘴及殘留物,并用聚合物水泥砂漿找平對裂縫表面進行防護。所有施工殘留物必須清理出現場。
建筑加固的方法有哪些?承重柱最有效的加固方法是什么(建筑加固都需要什么資質)
發表評論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